1936年,在翻越无数险峻的山岭,跨过数条湍急的江河,踏过广袤的草原,踩过皑皑白雪,历时长达整整两年的时间之后,红军终于结束了长途跋涉的转移。
一路走来,除了险恶的自然环境带来的危险,更有国军的各种围追堵截。
红军会师,蒋介石万般不甘心,长征过程中,他一直在指挥所能用的各路人马,想把红军消灭掉,虽然确实给红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但始终没有能够如愿。
蒋介石一计不成再生一计,他认为红军刚刚结束长征尚且疲惫不堪,决意在红军刚刚到达新的地方,还没有站稳脚跟之时把他们吃掉。
于是,蒋介石调集了他的数十万精锐部队迅速向红军扑了过去。
此时,红军的数量远远少于国军所集结的兵力,危难之际,彭德怀却收到了从国民党部队发来的电报。
根据电报得到的情报,红军以少胜多打败了胡宗南部。
和共产党之间交往发来电报的人叫王以哲,时任东北67军军长,被授中将衔。
正是此次蒋介石围剿红军的两路大军中右路军的负责人。
值此红军绝境之际,王以哲电报告知彭德自己所属部队和左路胡宗南部的行军路线以及时间,笑言:“给你们一个歼敌机会。
”1936年11月,蒋介石指挥胡宗南和王以哲向红军进攻,但王以哲故意破坏了电台,避开蒋介石的一道道催他驰援胡宗南的命令,为红军赢得了充足的时间。
共产党事先已经得到王以哲发来的国军作战计划,经过周密部署,红军在山城堡大败胡宗南部,打碎了蒋介石消灭红军的企图。
这并不是王以哲和彭德怀之间的第一封电报,二人之间通信往来已久。
王以哲经常通报国军这边的消息给红军,从而给红军制定作战计划提供参考,让他们能够洞察先机打败敌人。
王以哲是黑龙江人,父母是普通农民,但是他比较幸运的是,小时候得到了伯父的资助读书上学。
后来,因为伯父经商失败,失去援助的王以哲不得不中断了学业,转而报考了军校投身军中。
王以哲在东北军中升迁得非常快,不过三年的时间,就从排长一步步升到了团长的职位,第四年就升为旅长授少将军衔,这与他治军严明、得张学良的赏识都分不开关系。
1934年,一直在前线抗日的王以哲部队,被命令随同张学良前去剿共,王以哲对此感到十分厌烦,态度上十分消极。
刚开始,他们和红军没有遭遇,但双方终究还是正面打了起来。
三次交手,王以哲的部队吃了三次败仗。
王以哲手下的两个师长战死,一个师、一个团被整建制消灭。
这样的结果深深地触动了王以哲和张学良,他们开始思考背后的原因。
恰在此时,共产党看清楚王以哲积极抗战消极内战的态度,派了王以哲的老友前去接触。
再然后,共产党又放回了所俘虏的王以哲手下高福源,高福源不但详细描述了在红军中的所见所闻,还带来了彭德怀的亲笔信。
在东北军中,王以哲认识了不少进步的爱国人士,他对这些人一直抱有同情的态度。
张克侠等人就是在王以哲的关照之下,取道东北去了苏联的。
王以哲的部队中有共产党被国民党发现通缉后,也是王以哲暗中帮助他们逃走。
王以哲有一个侄子是共产党,在那个谈共色变的环境中,王以哲得知此事后,不但没有和侄子划清界限,反而为了保护侄子,把他秘密送出国留学了。
有这些基础,加上王以哲非常认同共产党一致抗日的主张,所以在共产党通过放回的俘虏和他联系上时,双方一拍即合很快就达成了一些约定:政治上都主张共同抗日,军事上划定防区互不侵犯,经济上互相往来。
九一八伤痛终身对于东北人来说,九一八事变是个永远的伤痛。
对王以哲这个东北人出身的东北将领来说,不抵抗政策更是他一辈子的悔恨。
在九一八事变之前,日军已经制造了万宝山、中村等多个事件,长期密切关注日军动态的王以哲很快就敏锐地感觉到了这一不寻常的状况。
山雨欲来风满楼,王以哲判断日军可能近期就要发动对东北的侵略。
1931年8月,时任第七旅旅长的王以哲亲自赶往北平,面见张学良进行报告,并详述了他的想法,希望张学良能够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好准备。
1931年9月18日的晚上,王以哲的部队驻地遭到了日军的炮火猛攻,然而王以哲不得不忍痛执行上峰的不抵抗命令。
但是,他的手下却并不愿意屈服,赵镇藩、王铁汉率部开始抵抗进行突围。
王以哲追上了撤退的部队,为自己的错误鞠躬道歉。
作为军人,执行命令是他的天职,但是他不能不为自己部队考虑,应当及时突围。
然后就率部避开日军,穿过深山老林,撤到了山海关内。
以后的日子里,每每想起九一八事变,王以哲就痛悔不已。
王以哲悔恨当初执行了不抵抗的命令,只能眼睁睁看着他的家乡沦陷。
曾经美丽富饶的松花江畔,如今成了日本侵略者的天堂东北人民的地狱。
当又一个不抵抗命令到来之时,王以哲不再执行,他不愿再做让自己后悔的事情,不想再成为国家和民族的罪人。
1933年,时任67军军长的王以哲率部出古北口,歼灭日军1500余人。
同年,王以哲拒绝了蒋介石许以河南省省长、5万元的权利、金钱拉拢,以张学良为借口拒绝了蒋介石的剿共要求。
此时的王以哲一心想的是抗日,对“攘外必先安内”的说法十分痛恨。
西安事变功成却痛殇在共同抗日的感召下,王以哲和共产党来往日渐密切。
这期间,通过和大量共产党人的接触,王以哲深感共产党的不平凡,王以哲请了共产党的联络人员在他的部队进行宣传,鼓舞官兵的爱国志气。
王以哲看到红军十分困难,于是他尽可能地从各个方面给予红军帮助,送钱、送武器、送药品,在他的防区内开辟了一条道路,掩护了很多途径西安与苏区往来的共产党和进步人士。
王以哲亲自安排了周恩来和张学良的秘密见面,从一路上的安全保障到保密问题,无不亲力亲为。
正是这次会谈,确定了逼蒋抗日的思路。
1936年12月,在蒋介石到西安督战之际,王以哲积极支持张学良扣留蒋介石逼他抗日的想法,于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就发生了。
尔后,在一片杀掉蒋介石的声音中,王以哲不顾个人安危,表态赞同中共提出的和平解决方案。
并在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反而被扣之后,从大局出发,力主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王以哲深明大义的主张,却招致了东北军一些青年军官的怀疑,他们散布王以哲收贿受贿的谣言,叫嚣着要除掉王以哲。
1937年2月2日,王以哲在家中身中9弹不幸死去,时年41岁。
小结:生于东北,长于东北,从军在东北,王以哲将军大半辈子都是东北度过的。
他深深热爱着他的家乡,却因为不抵抗的命令眼睁睁看着家乡沦陷在敌人的铁骑之下。
大好河山被侵占,大量资源被掠夺,制造出来的武器又对向了中国人。
不抵抗是王以哲一生的伤痛,他余生都为之后悔,都在想着如何抗击日军把东北夺回来把日本人赶出去。
于是,在共同理念的感召下,王以哲选择了共产党,帮助共产党抵抗蒋介石的进攻,为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立下汗马功劳。
1936年,在翻越无数险峻的山岭,跨过数条湍急的江河,踏过广袤的草原,踩过皑皑白雪,历时长达整整两年的时间之后,红军终于结束了长途跋涉的转移。
一路走来,除了险恶的自然环境带来的危险,更有国军的各种围追堵截。
红军会师,蒋介石万般不甘心,长征过程中,他一直在指挥所能用的各路人马,想把红军消灭掉,虽然确实给红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但始终没有能够如愿。
蒋介石一计不成再生一计,他认为红军刚刚结束长征尚且疲惫不堪,决意在红军刚刚到达新的地方,还没有站稳脚跟之时把他们吃掉。
于是,蒋介石调集了他的数十万精锐部队迅速向红军扑了过去。
此时,红军的数量远远少于国军所集结的兵力,危难之际,彭德怀却收到了从国民党部队发来的电报。
根据电报得到的情报,红军以少胜多打败了胡宗南部。
和共产党之间交往发来电报的人叫王以哲,时任东北67军军长,被授中将衔。
正是此次蒋介石围剿红军的两路大军中右路军的负责人。
值此红军绝境之际,王以哲电报告知彭德自己所属部队和左路胡宗南部的行军路线以及时间,笑言:“给你们一个歼敌机会。
”1936年11月,蒋介石指挥胡宗南和王以哲向红军进攻,但王以哲故意破坏了电台,避开蒋介石的一道道催他驰援胡宗南的命令,为红军赢得了充足的时间。
共产党事先已经得到王以哲发来的国军作战计划,经过周密部署,红军在山城堡大败胡宗南部,打碎了蒋介石消灭红军的企图。
这并不是王以哲和彭德怀之间的第一封电报,二人之间通信往来已久。
王以哲经常通报国军这边的消息给红军,从而给红军制定作战计划提供参考,让他们能够洞察先机打败敌人。
王以哲是黑龙江人,父母是普通农民,但是他比较幸运的是,小时候得到了伯父的资助读书上学。
后来,因为伯父经商失败,失去援助的王以哲不得不中断了学业,转而报考了军校投身军中。
王以哲在东北军中升迁得非常快,不过三年的时间,就从排长一步步升到了团长的职位,第四年就升为旅长授少将军衔,这与他治军严明、得张学良的赏识都分不开关系。
1934年,一直在前线抗日的王以哲部队,被命令随同张学良前去剿共,王以哲对此感到十分厌烦,态度上十分消极。
刚开始,他们和红军没有遭遇,但双方终究还是正面打了起来。
三次交手,王以哲的部队吃了三次败仗。
王以哲手下的两个师长战死,一个师、一个团被整建制消灭。
这样的结果深深地触动了王以哲和张学良,他们开始思考背后的原因。
恰在此时,共产党看清楚王以哲积极抗战消极内战的态度,派了王以哲的老友前去接触。
再然后,共产党又放回了所俘虏的王以哲手下高福源,高福源不但详细描述了在红军中的所见所闻,还带来了彭德怀的亲笔信。
在东北军中,王以哲认识了不少进步的爱国人士,他对这些人一直抱有同情的态度。
张克侠等人就是在王以哲的关照之下,取道东北去了苏联的。
王以哲的部队中有共产党被国民党发现通缉后,也是王以哲暗中帮助他们逃走。
王以哲有一个侄子是共产党,在那个谈共色变的环境中,王以哲得知此事后,不但没有和侄子划清界限,反而为了保护侄子,把他秘密送出国留学了。
有这些基础,加上王以哲非常认同共产党一致抗日的主张,所以在共产党通过放回的俘虏和他联系上时,双方一拍即合很快就达成了一些约定:政治上都主张共同抗日,军事上划定防区互不侵犯,经济上互相往来。
九一八伤痛终身对于东北人来说,九一八事变是个永远的伤痛。
对王以哲这个东北人出身的东北将领来说,不抵抗政策更是他一辈子的悔恨。
在九一八事变之前,日军已经制造了万宝山、中村等多个事件,长期密切关注日军动态的王以哲很快就敏锐地感觉到了这一不寻常的状况。
山雨欲来风满楼,王以哲判断日军可能近期就要发动对东北的侵略。
1931年8月,时任第七旅旅长的王以哲亲自赶往北平,面见张学良进行报告,并详述了他的想法,希望张学良能够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好准备。
1931年9月18日的晚上,王以哲的部队驻地遭到了日军的炮火猛攻,然而王以哲不得不忍痛执行上峰的不抵抗命令。
但是,他的手下却并不愿意屈服,赵镇藩、王铁汉率部开始抵抗进行突围。
王以哲追上了撤退的部队,为自己的错误鞠躬道歉。
作为军人,执行命令是他的天职,但是他不能不为自己部队考虑,应当及时突围。
然后就率部避开日军,穿过深山老林,撤到了山海关内。
以后的日子里,每每想起九一八事变,王以哲就痛悔不已。
王以哲悔恨当初执行了不抵抗的命令,只能眼睁睁看着他的家乡沦陷。
曾经美丽富饶的松花江畔,如今成了日本侵略者的天堂东北人民的地狱。
当又一个不抵抗命令到来之时,王以哲不再执行,他不愿再做让自己后悔的事情,不想再成为国家和民族的罪人。
1933年,时任67军军长的王以哲率部出古北口,歼灭日军1500余人。
同年,王以哲拒绝了蒋介石许以河南省省长、5万元的权利、金钱拉拢,以张学良为借口拒绝了蒋介石的剿共要求。
此时的王以哲一心想的是抗日,对“攘外必先安内”的说法十分痛恨。
西安事变功成却痛殇在共同抗日的感召下,王以哲和共产党来往日渐密切。
这期间,通过和大量共产党人的接触,王以哲深感共产党的不平凡,王以哲请了共产党的联络人员在他的部队进行宣传,鼓舞官兵的爱国志气。
王以哲看到红军十分困难,于是他尽可能地从各个方面给予红军帮助,送钱、送武器、送药品,在他的防区内开辟了一条道路,掩护了很多途径西安与苏区往来的共产党和进步人士。
王以哲亲自安排了周恩来和张学良的秘密见面,从一路上的安全保障到保密问题,无不亲力亲为。
正是这次会谈,确定了逼蒋抗日的思路。
1936年12月,在蒋介石到西安督战之际,王以哲积极支持张学良扣留蒋介石逼他抗日的想法,于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就发生了。
尔后,在一片杀掉蒋介石的声音中,王以哲不顾个人安危,表态赞同中共提出的和平解决方案。
并在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反而被扣之后,从大局出发,力主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王以哲深明大义的主张,却招致了东北军一些青年军官的怀疑,他们散布王以哲收贿受贿的谣言,叫嚣着要除掉王以哲。
1937年2月2日,王以哲在家中身中9弹不幸死去,时年41岁。
小结:生于东北,长于东北,从军在东北,王以哲将军大半辈子都是东北度过的。
他深深热爱着他的家乡,却因为不抵抗的命令眼睁睁看着家乡沦陷在敌人的铁骑之下。
大好河山被侵占,大量资源被掠夺,制造出来的武器又对向了中国人。
不抵抗是王以哲一生的伤痛,他余生都为之后悔,都在想着如何抗击日军把东北夺回来把日本人赶出去。
于是,在共同理念的感召下,王以哲选择了共产党,帮助共产党抵抗蒋介石的进攻,为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立下汗马功劳。
目录
- 1 带着跳D上学学长开到最大
- 2 同学把笔放在我那里面作文
- 3 小东西这么小就会叫了
- ▪ 致命弯道1在线观看
- ▪ 特物资
- 4 段嘉许给桑稚里面塞东西
- ▪ 一不小心捡到爱电视剧免费观看
- ▪ 电视剧绝密543全集播放免费下载
- 5 素女真经
- 6 日本台风最新情况
- ▪ 撞到正电视剧国语全集30高清
- ▪ 与神同行1罪与罚完整版在线观看
- ▪ 爱我就别想太多西瓜视频全集
- 7 小猪佩奇全集免费观看
- ▪ 蜜桃来偷欢
- ▪ 91麻豆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 ▪ 把红酒倒入哪里好涨用塞子堵
- ▪ 爱恋2015完整视频在线观看
- ▪ 隧道尽头电影完整版在线观看
- 8 40集不卡悬崖电视剧
- ▪ 6080yyy午夜韩国理论片手机
- ▪ 唯美blacked系列黑白配
- ▪ 独刺电视剧全集免费观看
- ▪ 中国式离婚
- ▪ 无间道2粤语版完整版免费观看
- ▪ 0adc影库年龄认证
- ▪ 高岭家の二轮花黑树动漫
- ▪ 唐人街探案3免费观看完整版
- 9 亮剑黄志忠版
- ▪ 韩国最新三圾片
- ▪ 你是我的命中注定免费观看完整版
- ▪ 花心由罗
- 10 电视剧我本英雄
- ▪ 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爱
- ▪ 狠狠色综合激情五月丁香
- ▪ huangsewang
- ▪ 烹夫
- ▪ 偷窥无罪诱人犯罪
- 11 蓝焰突击
- ▪ 韩国理伦电影三级办公室
- ▪ 这就是街舞第三季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 ▪ 电影狙击手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高清
- ▪ 久草福利
- ▪ 潘甜甜果冻传媒七夕在线播放
- 12 一个人看的www免费高清下载
- 13 里动漫
- 14 一人之下第三季全集免费观看
一生一世电视剧免费观看《一生一世电视剧免费观看》由来
编辑一生一世电视剧免费观看《一生一世电视剧免费观看》起源